失蠟法也稱“熔模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熱烘烤后,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早見于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范線失蠟法出現之后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較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用蠟制成鑄模 ,外敷造型材料,成為整體鑄型。加熱鑄模將蠟化去,形成空腔鑄范,澆入液態金屬,冷卻后得到成型鑄件。古代多用于鑄造具有復雜形狀的鑄件。中國已知較早的失蠟鑄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銅盞部件和銅禁。戰國以后,失蠟法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除鼎、彝外,還用于鑄造印璽、樂鐘、佛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貯貝器、飾件等。現代,失蠟法仍用于鑄造金屬鑄件,稱熔模鑄造。
本文由www.868dlflower.cn 編輯